スンアーニャンチャオジャオニウロウ
Sunanyanchaojaoniurou ◆ 孙二娘翘脚牛肉
3.21
高田馬場
「日式小酒館」
1,000-1,999円
--
東京都新宿区高田馬場3-12-11 1F
照片
(20)
1/20
詳細信息
預訂信息
不接受預訂
評價
(20)
Cozy35
3.20
・樂山本場牛肉蔬菜藥膳湯(附米飯)¥1,050含稅 這家中華料理餐廳位於JR山手線高田馬場站步行5分鐘的地方。今天的氣氛和以前的中華料理餐廳有些許變化,感覺稍微更加明亮、活潑了。最近這樣的中國資本投資的中華料理餐廳似乎越來越多了呢……我一邊想著這些,一邊進去試了試。在平日的午餐時間,我進去的時候還挺空的,但後來湧進了一群看起來像中國留學生的學生,馬上就滿座了,甚至有幾個人在店裡等著。店裡的座位配置是在沒有障礙的空間裡,盡可能地擺放了桌子,讓人感覺很舒適……菜單是最近流行的點歌點餐的平板。在菜單的第一頁,左上角推薦的店家特色菜樣式,我決定試試看牛肉蔬菜藥膳湯。果然作為推薦,上菜速度也還算快。馬上就開動吧。 【樂山本場牛肉蔬菜藥膳湯(附米飯)】 盛在類似拉麵碗的大碗裡,湯稍微淡一點的鹽味,牛肉切片還算可以,還有些許的白菜等蔬菜。不知不覺地,可能是吃了太多拉麵,開始期待會有麵的存在。總的來說,無論是份量還是味道上都有些不足,但有著軟糯的白飯搭配,勉強算是滿足了。湯的味道稍嫌單調,但加上一起附送的辣椒和花椒,稍微調整了一下味道,也算是解決了。最近類似這種風格的中華麵店越來越多,尤其是針對正宗的中國客戶的店家,競爭的門檻也越來越高了。這家在高田馬場的地位可能沒有那麼突出。總之,學生很多,服務也因此變得有些草率。謝謝款待。
じみけん
3.50
這幾年在高田馬場地區也開始出現了所謂的「正宗中華」餐廳之一。這家店的氛圍和客人構成令人聯想到中國大陸的店,讓人不禁心動,我和家人決定進去一試。點餐是通過平板電腦完成的,菜單上也有圖片,而且沒有點錯的情況,這一點讓人很開心。不過,像炸串之類的菜單應該要清楚寫明數量。我們點了香腸串和豆干來搭配瓶裝啤酒。酒杯端上來了,但只有一個,所以我決定用塑膠杯來喝啤酒。豆干的鹹味有點重,但當作啤酒的小食來說剛剛好。點了「中華冷皮」,是一種有透明感的冷刀削麵,以及店裡最受歡迎(推薦?)的「牛肉和蔬菜的藥膳湯」。雖然可以加麵條或粉絲,但我們只點了預設的飯。一開始有點像湯咖喱的風味,最後把飯放進去,吃起來像雜炊,味道很不錯。下次想試試加麵條。
Takataro
3.00
友人邀請我一起去的一家店,原本以為難以進去,因為店裡的指示都是用中文寫的。終於鼓起勇氣進去了。店裡用的是平板式點餐,但很快發現店員其實是日本人,他們把平板的菜單設定成了日文。我點了他們說最受歡迎的牛肉火鍋麵(如果名字錯了請見諒),因為我個人喜歡腸旺,所以我另外點了它。一碗看起來非常辣的大碗到了。我鼓起勇氣吃了一口,噢!這絕對是地道的味道。辣味、美味和獨特的中式香料味在口中彌漫開來。這太好吃了!對於日本人來說,這就是真正的中國味道。吃著吃著,我感覺體內被一股暖流籠罩。到最後,我已經滿頭大汗了(笑)。但是,這真的太好吃了!這樣下來,不到1000日元,性價比相當不錯。謝謝款待。順便一提,我不會讀店名的漢字,就算是用片假名寫的,我也覺得永遠記不住,所以我就叫這家店是位於高田馬場3丁目的火鍋牛肉麵店(笑)。
atakuma
3.70
第二次造訪。這次我試著用平板訂購。雖然有幾個選擇,但今天我選擇了牛舌蔬菜湯配白飯。牛舌片得這麼薄有點意外,但這是一個讓身體感到溫暖的好選擇。因為上次學到了,所以我口頭要求加免費的香菜,讓滿意度再次提高⤴️⤴️
takekoda
3.70
早稻田大道以前有一家中華料理店。從高田馬場車站出發,轉向超市大買家前面的小巷,你就會看到這家店,以紅色為主的搶眼色彩。前些日子,我週末路過時,發現竟然在奇怪的時間段排起了長龍。這讓我很好奇,想說「近期一定要去試試!」。我是在平日中午前抵達的。一開始只有一組兩人的顧客,我稍微擔心起來,但過了中午後,人潮湧入,入口處前面就有近十人在等候。(沒有人指示要在外面等待,這果然是中國風格的店家。)點餐是通過觸控螢幕完成的。雖然有日文,但即使切換到日文模式,最後結果還是只有片假名,對於食物的內容只能通過照片和漢字來猜測。似乎沒有午餐菜單。即使是在午餐時間,也只能從大菜單中點餐。所以這讓事情更加困難了…店內牆上掛滿了大幅插圖和我看不懂的文字。這絕對不像是日本資本的味道,哈哈(笑)。其實我本來想吃辣汁拉麵的,但是我很快就沒有找到「麵」這個字眼。我想著,「應該是在第一頁,而且還有一個標籤標示著『人氣』」,於是我點了第一頁的,也是有著『人氣』標籤的「牛肉和蔬菜的藥膳湯」。因為按鈕上是用中文漢字顯示的,我一個人無法點餐,只好請店裡的姐姐幫忙…然後,這就上來了,大概2-3分鐘的時間。在等待的時候,我研究了一下觸控螢幕的菜單,發現麵條被整理到了另一個分頁,所以我有點覺得自己點的不是麵條,但果然上來的是一個碗,還有一碗白飯和一碟裝著辣椒調料的小碟。「該怎麼吃呢?」我問道,但似乎沒有通過。於是我示意要把小碟的辣椒放進湯裡,她指了指湯,說了一句話。看來是要把湯料蘸上辣椒吃的意思。於是我照做了。湯看起來接近透明,裡面有很多牛肉和白菜。這是一碗滿滿一碗的湯,份量相當足夠。味道很清淡,但有著濃郁的風味和深度,可以感覺到很多複雜的調味料或藥膳。儘管不是紅色的,但也有一點辣味,感覺身體暖暖的。白菜和牛肉本身似乎沒有特別的調味,但吸了湯後,只吃配料也不會感到不足。如果蘸上前面提到的辣椒,四川風味會更濃郁,並且因為辣椒素的效果,身體會更暖。如果白飯更好吃就更完美了,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會排隊來吃,但確實很好吃。這是一次很有趣的用餐體驗。大多數人都點了和我一樣的菜,但也有一些人點了麵條。下次我會試試麵條。謝謝招待。
chengdu4000
3.50
今天天氣仍然很冷,我去了一家供應肉湯的四川料理店。我點了燒烤和肉湯,價格在1600日元左右。還有很久沒吃的口水雞,價格在600日元左右。關於湯,味道像蘭州拉麵的湯底,口味簡單但很美味。口水雞有一點甜味,但也不錯。除了湯之外,還有各種麵條等選擇,而且採用了觸控式點餐,對於新手來說也很方便。和昨天去的燒賣店相比,這家速度更快,店內的裝修風格也有點類似,但是經營這家店的人更有餐飲業的經驗。
yqyqp
3.40
高田馬場附近新開的正宗中國菜館。專門經營四川樂山的地方美食——炒椒牛肉專賣店,開業不久即在中國人社區中引起話題。我在星期日午後12點過後去拜訪時,只有兩組先客,但之後源源不斷有客人進來,離開時幾乎所有座位都滿了。★樂山本場牛肉蔬菜湯配白飯 980元★牛雜盛合 660元★檸檬風味雞腳與蘿蔔、青瓜的微辣拌菜 660元牛肉蔬菜湯本身相當清淡,青蔥和香菜使其香氣更加濃郁。牛肉已先醃製,肉質柔軟,鹽味也恰到好處。其他單品菜單的價格也相當合理,我和另一位共計花了2,200元。
ぼくの食べ歩き日記
4.00
跟著我吧!(^^)/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okyo_messhi 這家餐廳位於離高田馬場站步行約8分鐘的地方,於2022年9月開業。當我在中午12點半左右來訪時,店裡已滿座。事實上,我進入後才發現,這裡的20多個座位全都坐滿了外國客人。我從未想過在這樣的地方可以品嘗到中國風味。這家餐廳的招牌菜是店名中也有的「跷脚牛肉」,是四川樂山地區的特色菜。它以豐富的牛肉和牛肚烹製,加上使用了23種中藥的薬膳湯底。配料要沾著辣椒一起吃。這裡的午餐菜單有牛肉、牛肚、鴨肉等選擇。這次我點了牛肉。湯裡除了牛肉外,還有香菜和蔥,是簡單的湯品。(配料可以依個人口味調整)清淡的湯香令人心曠神怡。一口吸食,牛肉的滋味和薬膳的香氣彌漫開來,不禁微笑。這實在太好吃了。一提到四川菜,我們可能會想到麻婆豆腐等辣味料理,但這完全是另一種味道。這道菜可能會讓大多數日本人都喜歡。牛肉已經調味過,與湯的搭配非常恰到好處。偶爾的香菜味是一種亮點,雖然湯清淡,但食欲卻愈來愈旺盛。沾著辣椒吃,配料吃得越來越多,米飯也越來越少。然後,由於辣味和薬膳湯的作用,汗水開始不停地流。一轉眼就吃完了。吃完後感到身體充滿了力量,真是太開心了。看起來很溫和,但實際上卻是一道堅強的美味料理。寫著寫著,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明天再去了。對於喜歡鮮美風味的人來說,一定要挑戰一下!
y31-t775
3.30
從高田馬場站往西沿著早稻田通走,大概十分鐘路程就會看到新開的孫二娘跷脚牛肉店。嗯,店名怎麼念都念不順,也難以記住。這裡的地點,印象中中國風的店家經常改名,但這家新店的紅色招牌和鮮明的外觀吸引了我。晚上應該會有更多霓虹燈的效果。平日午餐前的首次拜訪。一進店裡,看到十張左右的桌子擺得亂七八糟。到了中午十二點左右,店裡已經客滿。除了穿紅衣的店員,店裡的顧客大多是中國人。點餐是用觸控屏完成的。平板電腦上的螢幕碎裂了。一開始必須選擇日文,否則會是中文版,弄錯了就不知道在哪裡了。有牛肉蔬菜湯、牛雜菜湯、牛舌菜湯、鴨血菜湯、牛肉拼盤等不同配料的湯。其他類似的麵也有相同的配料和湯汁。這次我選了牛肉蔬菜湯,因為我大概不太能吃鴨血或內臟。山楂鄉牛肉蔬菜湯 980日元(附飯)據說山楂是中國四川省樂山市的名字,所以這湯應該是地道的牛內臟慢燉湯,對身體有益。不到十分鐘就上菜了。湯碗裡滿滿的牛肉和蔬菜,就如菜單上寫的,另外還有一小碟辣椒粉,可以按自己口味調節辣度。我嚐了一口,湯的味道很好,鹹味適中,沒有腥味。肉是牛肉,但具體是哪一部位我吃不出來,有點嚼勁。鹹度適中,剛好當主菜。吃到一半時加了一些辣味,然後吃完了。結帳時可以使用PayPay。
honeyP
3.60
從高田馬場站往落合方向登上早稻田通的路上,以前是一片空曠的地方,沒有什麼特別的店家。大約二十年前開始,這個方向開始有了一些泰國、緬甸等民族料理的小店。如今,一直延伸到超市西友原址,沿途都是各式各樣的餐廳。尤其在超市西友的地方,更是濃厚的異國風情,已經看不到日本的影子。這裡有來自越南、台灣、中國、土耳其、泰國等各種亞洲風味的小店。剛開在賭場對面的這家新店,也帶來了一道非常特別的四川名菜,不是來自成都或重慶,而是來自偏遠的樂山。這道名叫「跷脚牛肉」的菜,以牛肉、牛胃、其他內臟和脊髓等罕見部位煮熟,然後淋上清淡的湯汁一起享用。這家店以快餐方式提供這道招牌菜,是典型的中國風快餐店。據說他們打算在多個地點開店,但這是他們在世界的首家店。有人說「跷脚牛肉」這個名字來自於顧客們在攤位前站著匆忙吃飯的樣子,所以得名。雖然剛開業不久,但由於在日本非常罕見且味道確實好吃,已經在在日華人社區中聲名鵲起,平日晚上七點過後外面就排起了大約八個人的隊伍。也許是店經理有幹勁,又或者是這道菜真的很暢銷,他們上菜速度很快,對於這個人數的等候時間並不用太擔心。意外的是,我們很快就入座了。店內非常乾淨,典型的中式快餐店風格。最近新開的中餐店常見的特色是菜單放在平板電腦上。雖然是中文菜單,但設定可以切換成日文,店經理也幫忙切換了。這樣一來點餐就沒問題了。店長的日文很流利,無論如何點餐應該不成問題。菜單包括了標準的「跷脚牛肉」(牛肉、牛內臟、蔬菜湯配飯)、以「跷脚牛肉」為基礎的麵食、小吃、麵包(饅頭)/飯等。麵條類有普通的麵條外,還有粉絲。我們點了全部加料的湯飯(1,680日元)和牛內臟麵(980日元)。基本上是同一道菜,只是一碗是湯麵,一碗是配飯,口味與日本人對於四川菜的預期有很大不同。這是一種清淡卻非常有味道的食物。全部加料的那一碗除了牛肉和內臟外,還有燉大根和白菜,像是一種清淡的燉菜。配料本身沒有什麼味道,但可以蘸上配菜一起吃,是辣椒和香料混合的調味料,看起來像辣椒,但非常好吃。湯看起來是經過精心烹製的,雖然清淡但非常有層次。湯麵也很好吃,有濃郁的中國風味。想到日本人所想像的四川菜,可能會想到"非常上等的牛筋關東煮",比較接近這道菜的味道。另外,這家店的名字中的「跷脚牛肉」是菜名,店名是「孫二娘」。孫二娘是《水滸傳》中的角色,是一個性格粗暴的女戰士。她和女婿張青一起經營一家酒館,傳說他們殺害過許多旅客,用屍體製成肉饅頭供應。雖然店名有點可怕,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,才讓人更想去嚐嚐看!當然,除了店名之外,還要有一些排隊的耐心。
イドカヤ797
3.90
孫二娘跷腳牛肉是中國樂山地方的特色料理,一家專門店在高田馬場開業了。從早稲田口出來,往左走,過早稲田通り,就能找到。跷腳牛肉是將牛肉和各種內臟煮熟後,放入清淡的藥膳湯中浸泡,再撒上香料食用。開業日期已經過了,但店家現已營業。門口亮眼的霓虹燈彷彿預示著高田馬場未來的景象。平日晚上8點過後,店內30多個座位已經坐了8成左右,人潮湧動。客人大部分是中國人,年輕人和女性也有,氛圍很融洽。店裡有很多中國籍員工,有些擅長日語,也有些能溝通,他們都友善且樂於幫助。菜單是以觸控屏幕呈現,一開始有日文,但後續選擇全是中文,這點有些尷尬。如果擔心點錯菜,最好詢問店員。當天的菜單只有麵和幾種特色菜。我點了我喜歡的切片辣味土豆絲(580日圓)和紹興酒。紹興酒298日圓便宜,但份量不多。土豆絲有豐富的香菜、大蒜、辣椒油和醋,清爽中帶有辣味,非常開胃。紹興酒搭配剛好。最後我點了麵,有牛肉和牛雜可選,分辣和不辣兩種口味,各980日圓。我選了不辣的牛雜麵。點餐過程中可以要求不加香菜和蔥。餐點很快就上桌,用小巧的中式碗盛著,湯裡有大量的香菜和蔥,還有各種部位的細切牛肉,有瘦肉、牛百葉、腸子、筋等等。喝一口湯,先感受到清淡的鹽味,然後是清新的香氣。由於牛雜處理得很好,沒有油膩感和腥味。這真是美味極了。麵條是罕見的色白小麥圓麵,口感滑順,有嚼勁,和湯非常搭配,非常平衡。這道菜在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口碑,果然美味無比。牛雜也都沒有腥味,用鹽和香料調味,吃起來有彈性和嚼勁,非常享受。下次我一定會來嚐嚐其他菜品。當天因供應不足提前結束。未來預計會因留學生而更加擁擠。
da24358
3.00
樂山本場牛肉蔬菜湯,附上白飯。湯裡有捲心菜和牛肉,調味則是蔥和香菜。
hakoten
0.00
flee2608
3.00
sattong226
3.50
Fugui
4.00
hakoten
0.00
kazuma02ssp
3.00
章魚二郎☺️美味的牛肉漢堡==========
chengdu4000
3.00
我老婆在對面的芋圓店買完東西後,看到這家店就買了涼皮回家。味道跟池袋的中華超市買的涼皮差不多。不過,這家店還能帶走串串香之類的,對真正愛中華料理的人來說挺不錯的。其他方面我就不清楚了哈哈。
shukoueiii_zhy
3.00
1/5
Walkin餐廳,無需預訂
郵箱登錄
我有邀請碼
*
郵箱
*
驗證碼
獲取驗證碼
將發送驗證碼 & 快捷登錄鏈接至郵箱
登錄
Cookie使用提醒
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。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
Cookie政策
同意